花都欲美後宮記(花都少帥未刪 - 第234節

華龍說著將一支HKG36突擊步槍拿過來。
沙漠之鷹0.50in手槍與9mm手槍的結構基本相同,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
它具有可調式扳機機構。
塑料握把為整體式結構,其造型猶如一個U字,由一根彈簧銷固定在受彈口後面。
握把角度75°,距扳機距離70mm,此握把適合中等大小的手型。
多邊形槍管經精鍛而成,標準槍管長152mm,也可更換同口徑的其他槍管,卸槍管時不用取下套筒。
但是,變換槍管口徑時,需要完整地更換槍管、閉鎖件、彈匣等。
和0.357in口徑的手槍相比,0.50in手槍的槍管質量增加了137g,套筒增加了94g,槍管軸線也增高了1.5mm。
2. 瞄準裝置,該槍的瞄準裝置由缺口照門和片狀準星組成,準星鑲嵌在燕尾槽中,高3.3mm;缺口可側面移動,很容易換成可調瞄準具 。
3. 彈藥 該槍發射0.50in快槍彈。
性能數據口徑---- 0.50in(12.7mm) 初速----402m/s 槍口動能----1570J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管迴轉式 供彈方式----彈匣 容彈量----7發 全槍長----270mm 槍管長----152mm 全槍質量----1.99kg 瞄準裝置---- 準星----片狀 照門----缺口式 瞄準基線長----217mm 配用彈種----0.50in快槍彈準確性——10米是一個相當近的距離,沙漠之鷹最優越的一點就是它非常精確,但是在這個距離里射擊一個人體大小的目標而不是一個硬幣,這個優點能起到什麼重要作用呢。
當然你也許想要一把更精確的手槍,但這樣的手槍卻不能提供更精確的傷害程度,而且價格很貴。
在這個距離內,一把普通的便宜的手槍就能達到所需要的精度。
重量——如果你查看沙漠之鷹的數據你會發現沙漠之鷹的.50 AE口徑重達2公斤,這種重量在靶場射擊時是有助於控制後座力的,但較大的重量意味著較難的操作,即使雙手握槍也很難長時間瞄準與射擊,而且還有出槍動作呢。
顯然這種手槍的重量如果減掉一半會比較容易操作,尤其是在自衛情景的心理壓力之下。
尺寸——沙漠之鷹比普通手槍要大得多,可以說是一把非常大的手槍,難於隱蔽攜帶,雖然在家居自衛情形中這點並不重要,但是大尺寸也意味著難操作,而且由於握把粗大,手掌小的射手單手很難握穩槍。
槍口焰——.440 Cor-Bon和.50 AE的火球是非常大的。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在昏暗的環境下突然遇到強烈的閃光,視網膜上會產生殘留的影像,因此在昏暗的條件下進行自衛射擊的話,在開了一槍之後你需要花上一些時間來恢復視覺。
相信不會有人反對“在近距離交火中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可靠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假設你就像阿諾德一樣健壯,能夠輕鬆地把玩這種又大又沉而且後座力強大的武器,而你也不在乎槍口焰大的影響,但是如果你的槍卡殼了呢?你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非常不利的位置。
每一個射擊自衛術培訓班都會教你怎樣快速排除槍支故障,但在手槍對手槍這樣的近距離戰鬥情形中,手上武器的可靠性還是相當重要的。
當然在任何一種手槍上都可能發生故障,但是沙漠之鷹排除故障的操作卻不是那麼便捷,因為沙漠之鷹發射的子彈比較長,因此它的套筒行程也比其他手槍長,而且它的握把大,手掌稍為小一點的人都不能快速地按下彈匣卡筍,再加上它的尺寸過大,操作起來也不那麼敏捷。
後座力——這是沙漠之鷹一個廣為人知的缺點,當然,也並不是說沙漠之鷹的後座力就無法控制,每個人在經過一些練習並能注意到一些細節的話,都可以做得到。
這些射擊技術聽起來很簡單:手腕不要太軟,要綳得緊緊的,伸直手肘,要用肩膀來吸收後座力,不要托彈匣底部。
當然,在靶場上絕大多數人只要花上一點時間做好準備就能打好沙漠之鷹,但是如果在有心理壓力的情景中呢?比如說自衛,恐怕大多數人在緊張的心理壓力下都會忘掉某些細節。
最近就聽過一個極端的例子——有個初次打.44馬格南 AUTOMAG的人因為沒有注意握槍動作(據說他的打槍經驗也不多)第一槍就右手腕骨折,不過這個例子也太極端了,真假也無法證實,但.44馬格南的後座力的確不能小瞧。
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把對射擊動作沒那麼挑剔的手槍會更適合。
如果是.357馬格南的後座力相對來說會比較溫柔,但是據說.357馬格南彈在沙漠之鷹上的表現並不怎樣(許多國外的沙漠之鷹FANS都是這樣說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是購買.44馬格南型。
此外沙漠之鷹的後座力大還會產生另一個問題——恢復時間,在極端情形中能夠進行快速射擊也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在打出一槍后要用較少的時間去瞄準目標打第二槍,或瞄準下一個目標。
容彈量——這是沙漠之鷹的巨大缺點,這會使你處於危險之中。
相對於格洛克17的17發彈容,7發少得可憐,持續火力不足,常常使你處於被動,對於自衛手槍而言,這是致命的問題。
華龍端起HKG36突擊步槍,檢查完彈夾之後,開始對準一旁的槍靶試射,一連5個點射,均是全部擊中目標。
葉楓走過來,在槍械堆里選了兩把Glock。
“呵呵,沙漠之鷹威力巨大,尤其是中程距離,殺傷力其餘手槍都不予倫比,可是樓上是八十名劫匪,我就選這種槍吧。
”Glock是奧地利格洛克有限公司(Glock G.M.B.H.)由工程師格斯通·格洛克(Gaston·Glock)創立於1963年,坐落於奧地利德意志瓦格拉姆市(Wagram)A-2232豪斯費爾德斯特拉貝大街17號。
很多人都認為格洛克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推出的Glock17是世界上最早大量採用工程塑料的手槍,其實世界上第一支大量採用工程塑料的手槍應該是HK公司在1968年設計的VP70衝鋒手槍。
但事實是, Glock系列手槍所取得的成功是VP70所無法相比的,不到20年時間,Glock手槍已經裝備了40多個國家的軍隊和警察,而從90年代開始世界各地的槍械製造公司在自動手槍中大量採用工程塑料部件的熱潮,也是因為Glock手槍的成功而掀起的。
對於Glock大量採用工程塑料作為主要部件最令人質疑的地方就是它的堅固程度和耐用性,一般人總覺得塑料不如金屬耐用。
裝填有20發9毫米帕拉貝魯姆彈的Glock18在射速和射擊精度方面相當出色。
但是威力較弱,但可以切換至點射模式以三連發彌補威力的不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