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隋煬帝 - 第393節

軍備部又鑄造出了八十門大炮,護國弩一千七百多具,楊廣決定全部帶上。
要讓扶桑倭人和高麗棒子嘗嘗超越時代的強大火力。
此次楊廣御駕親征,二十萬最精銳大軍也出動。
隋朝軍隊的精華基本上都投進去了,在這個時代,放 眼整個地球,只怕再也找不出一支這麼強大的軍隊。
楊廣就是要以泰山壓頂之勢,將東洋扶桑人和高麗棒子壓個粉碎,永絕後患。
楊廣帶著一眾嬪妃,以及隨行侍侯的太監宮女,還有數十名大內侍衛,登上新造出來的全部十艘火炮戰船,沿汴水順流而下,直入東海,與靠山王楊林率領的朝廷遠征艦隊會合,然後一併北上,浩浩蕩蕩駛向東北的朝鮮半島。
路上有長孫無忌率領秦叔寶和尉遲恭,一共十五萬人馬,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半島。
海上,楊廣親率伍雲召和伍天錫,以及尚師徒三員猛將,帶領五萬水軍向高麗進發。
京城留守羅成,楊義臣,雄闊海等人,可保萬無一失。
這四十艘火炮戰船是數月以來軍備部造船部門夜以繼日趕造出來的,可以說調動了朝廷絕大部分的造船力量,並且不惜一切代價,才終於造出這麼十艘。
這種最新式的火炮戰船由楊廣新手設計,船體龐大堅固,每一艘船上配備的火炮多達二十門之多,分部在左方船弦,各三十門,在船艙里分上中下三層布置,平常航行時,擋板關上,外人看不到火炮,一旦需要開戰,擋扳抽開,火炮推上前,炮口伸出船艙,便能作戰。
這些威力巨大的戰船,耗費了極多的金錢,光上面的二十門火炮,價值就堪稱驚人,每一艘戰船造價高達數十萬兩,可以說是用白銀堆出來的船隻。
天朝雖強,打造這麼四十艘戰艦出來,戶部的官員也叫苦連天,要不是皇帝乾剛獨斷,沒有誰能有這麼大的魄力。
楊廣深感時不待人,要征扶桑,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所以下旨優先打造戰船,正是為了四十艘戰船上的八百門船載火炮,軍備部鑄炮部門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趕工鑄造,陸軍用的“威武大將軍”反而造得很少。
故而,這十艘戰船上的火炮數目總共達到驚人的八百門,比陸軍用的還要多出數倍,也由此可見皇帝的決心。
靠山王楊林率領的大隋朝遠征艦隊規模也不小,集中了天朝海軍力量的全部精華,有大型戰船共四十五艘,中型戰船七十七艘,因為要跨海作戰。
較小的各種戰船派不上用場,就沒有帶來。
會合了皇帝帶來地四十艘新式火炮戰船。
總共也只是一百三十多艘,相對於天朝的國力及至高無上地地位來說,這麼薄弱的海軍力量實在顯得很寒酸,與天朝數量既龐大。
戰鬥力又強的陸軍力量一比。
顯得極不相稱。
皇帝親率艦隊奔赴前線,水師上下官兵無不精神抖擻,摩拳擦掌,求戰心切,準備與東海扶桑人一決雌雄。
艦隊在靠近鴨綠江邊地高麗平安道登陸。
楊廣頭一回踏上這塊土地,心中感慨萬千。
東北朝鮮半島的高麗人,與天朝人恩怨糾葛數千年,高麗人絕大部分時期都對天朝稱臣納貢,必恭必敬,五體投地,簡直像對親爹一樣恭順。
但因高麗人實在太窩囊,屢屢被東洋扶桑人侵略,每次都向天朝主子求救。
天朝人為救援這個東北的恭順小弟。
沒少付出代價。
縱觀史冊,先是唐朝時,大唐軍隊與扶桑人在高麗打了一仗,結果是白江口一役扶桑海軍全軍覆沒,打得扶桑矮人老實了數百年,虛心學習大唐。
後來明朝萬曆年間,統一了扶桑國地豐臣秀吉頭腦一發熱,妄想吞併高麗,進而征服中國,派傾國之兵佔領了整個高麗國,大明漢人沒辦法,又只有派大軍入朝作戰,結果打了數年,雖然打退了倭人,自己也損失不小,致使滿州努爾哈赤做大,自己反而倒了大霉。
第三次是清朝末年,明治維新后的日本侵略高麗,大清又與日本在朝鮮半島大戰一場,是為甲午戰爭,最後的結果卻是大清戰敗,從此萬劫不復,迅速滑向深淵;日本反倒踏著大清的骸骨倔起,成為新的列強。
最後一次,是新中國建立后的“抗美援朝”之戰,浴火重生的中國人付出了巨大代價后,終於與當時全世界第一強國——美國打成平手,總算扳回了些顏面,國勢復振。
一次又一次,如此這般,漢人又不欠高麗人什麼,一次又一次被窩囊的高麗人拖累,彷彿成了一種宿命。
攤上這種沒出息的屬國,也是天朝倒霉。
楊廣不希望這麼下去,有機會的話,很願意一手結束掉這種宿命。
既然天朝不能失去高麗,那麼將高麗併入版圖,應該是個不錯的主意…… 天朝皇帝御駕親臨高麗國,這一爆炸性消息,以驚人的迅速傳遍整個高麗。
第350章、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就有陸路隋朝騎兵獲得消息,連夜趕來迎接皇帝聖駕。
楊廣一行人在騎兵團團簇擁之下,一路往北走,於入夜前來到定州城外的隋朝大營里。
皇帝駕臨軍營,全軍將士一片歡騰,大呼萬歲之聲響徹雲霄,久久不絕。
很快困守定州城的高句麗士兵也明白髮生了什麼事,為之惴惴不安,似乎末日就快來臨了。
定州城位於鴨綠江以南兩三百處,乃高麗平安道的一大重鎮,城內本有居民三十多萬人,現如今被高句麗管轄,是高麗北部軍隊困守的幾個堅城之一。
城中有高麗軍近兩萬人,城牆高聳而堅固,並有寬深的護城河環繞,非常的易守難攻。
城外包圍城池的隋朝騎兵有兩萬多人,這一部由伍雲召統帥。
十萬騎兵兵分數路,分別包圍幾座高麗困守的城池。
誰也沒想到,就在這一日的傍晚,城外軍營里,楊廣召集中層以上將官來御帳議事。
不多時,八名將官來到御帳里。
他們品級不高,要換了平時,根本沒有進御帳議事的資格,面對至高無上的皇帝,不禁有些緊張。
楊廣負手卓立地形圖前,這時轉過身,也不跟他們多客套,開門見山道:“你們立刻回去,督促部下做好準備,今晚四更時分,朕要攻城……”清朗的語音鏗鏘有力,回蕩在御帳里。
此言一出,無異於一個青天霹靂,在場的將官都整個人傻掉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此事簡直匪夷所思,不可思議。
他們圍困定州已有三四天了,因缺乏有力的攻城器械,遲遲攻不下城池,現在突然要攻打城池,簡直是異想天開。
在場將官們面面相覷,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愕。
一陣異樣的死寂過後,一名膽大的裨將硬著頭皮道:“皇上……皇上,您的意思是,要今晚發動總攻?” 楊廣微笑道:“不錯,正是今晚!現在城內高麗人放鬆了警惕,他們一定想不到,我們會在今晚發動總攻。
” 皇帝說出這話來,在場的將官們一時間面色各異。
別說城內高麗人想不到,就是城外的隋朝將士和高麗百姓,也沒有一個人會想到,因為這違背了常理。
兵法上確實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然而他們目前兵力佔劣勢,又沒有攻城器械,就算高麗人疏於準備,他們也沒有辦法攻進城裡去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