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隋煬帝 - 第385節

快若閃電,輕嘯如奔雷的一箭,直取處羅的脖子。
此刻,處羅身上穿著甲胄,要是鐵片擋住,只能傷而不死。
但射向脖子的這一箭,若能射穿頭盔後部的那一層鐵片,就能射殺處羅。
長孫無忌的這一箭,絕對是帶著讓處羅當場斃命的意圖。
處羅的耳朵聽到了,但是身體卻沒能動起來,長孫無忌這一箭,太快,太迅捷了。
處羅又是剛剛前腳踏入山谷。
而心中警惕心最鬆懈的時候。
“撲哧……箭矢穿透了處羅後邊脖子上的一層鐵甲,深入到了脖子深處。
一聲箭矢入肉的聲音響起。
處羅的眼睛瞪得很大,他最後看見了護衛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他體會到了四周,那種寂靜無聲的感覺。
死了。
要死了嗎? 處羅伸出手,想摸摸自己的脖子,但卻無力的放下了。
第338章、平定草原 另外一面,楚蕭蕭所部也在突厥與西域邊疆擊敗西域聯軍,殲滅敵軍三萬,西域聯軍殘部逃回老巢。
楊廣下令尚師徒所部西去,匯合楚蕭蕭所部一同攻打西域,剷平那些心懷鬼胎的禍害。
按下來幾日,喜事接踵而來,北方前線捷報頻傳,驛站快馬送來深入敵地三路騎兵的報訊,雄闊海、長孫無忌、伍天錫三人各率一支精銳騎兵深入大草原,兵鋒所向並未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三路分進合擊、於月初順利包圍突厥人王庭,王庭已沒什麼防守力量、被三路騎兵以泰山壓頂之勢攻破,然後屠戮掠奪之後一把火燒個精光,目前三路騎兵正各自向大草原深處掃蕩…… 楊廣看了龍顏大悅,游牧民族突厥人不比漢人,他們居無定所、不像漢人有大大小小一干多個城池,只有一個突厥可汗發號施令統御草原地王庭、王庭可以說是突厥人的精神家園,突厥國地象徵。
如個王庭也被夷為平地,很難想像剩餘的突厥人還有多少鬥志,更何況,大草原上已經沒剩多少能上戰場的壯丁了。
按下去的戰爭是毫無懸念的。
三月十九這一日,隨皇帝北征迎敵的十數萬主力大軍凱旋迴來,楊廣下旨大開慶功宴、前後達三日,他本人也親自去軍營與將士們狂歡慶賀。
慶功大宴中、功勞薄上呈皇帝手裡,皇帝硃筆御杜“從優”二字,大開國庫,搞賞三軍。
北征大軍中因功獲官升職者不計其數,人人都有豐厚賞賜,殺敵最多、立功最大的人甚至得賞銀賞帛以萬計,連留守京城的將士也都分到一份賞銀……全軍歡呼聲驚天動地,將士們人人激動,誓死為皇帝效忠。
是為干古未有之盛況。
此外,這一場大決戰的主要將領長孫無忌功勛卓著,陞官兩級,封爵忠勇伯。
伍雲召等三將遠征未回,待凱旋迴京后再作封賞。
羅成率兵鎮守京城,表現可圈可點,使皇帝無後顧之憂,也有大功,大大的封賞。
至於軍中的大批突厥人俘虜,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絕望中聽從勸降放下兵器投降者,另一類則為戰鬥時擒獲的突厥兵,對於前者,楊廣下旨留他們一命,將他們通通拉去做苦役,做到死為止,算是贖罪;至於後者那就沒什麼客氣可講了,血債血償,遊街示眾三日之後,押赴午門外當眾斬首,一個不留,並且在城門口曝屍七日,讓所有人看看侵略者的下場。
包括可汗處羅在內的突厥諸王公大將的首級也在軍中,楊廣少不得將這些首級獻於皇陵列祖列宗靈位前,莊嚴的祭祀一番,告慰歷代先帝在天之靈,突厥敵國破滅,數十年來的恥辱終於雪盡……在場不少宗室老人忍不住嗚咽失聲,喜極而泣。
整個隋軍士氣空前高漲,將士們不顧疲憊,紛紛請命出兵平定高句麗的李世民。
楊廣仔細思量一番,主力大軍此次北征迎敵,前後歷時五個月之久,長途跋涉,大戰連場,三軍將士已疲憊非常,衣甲刀槍多有損壞。
火炮弓弩出故障的也不在少數,全軍需要休整一斷時間,以便恢復戰鬥力。
再者高句麗的實力也比較強悍,歷史上的楊廣就是因為強攻高麗而使得天下大亂。
他便下旨,命大軍休整一個月,同時加緊備戰,待一個月之後。
選一個黃道吉日,二萬大軍東征平叛。
三軍將士轟然叫好,個個磨拳擦掌。
都想參加平叛之役,回去加緊操練自不消說。
三月二十三,高麗使臣一大隊人來到京城。
兩個多月前一場大戰,突厥大軍全軍覆沒,突厥國名存實亡。
這一消息很快傳到高麗國。
東北小國高麗為之舉國震動,朝廷上下惶惶不可終日。
高麗國本為天朝屬國,自大草原游牧民族崛起以來。
高麗國感受到極大壓力,開始在天朝與突厥之間搖擺,十餘年前,天朝遠征大軍被突厥鐵騎打得一敗塗地,東北最終淪陷於異族之手,天朝邊疆退到長城一線。
與高麗國的陸地接壤斷絕。
高麗人為求生存,只得轉而向突厥人稱臣納貢,對天朝由尊敬變為敵視。
每年向突厥貢獻巨額糧食鐵器,成為突厥人地幫凶。
高麗人做夢也想不到。
處於鼎盛時期的突厥人於短短兩三個月之間破滅,被天朝踩在腳底下。
這一消息無異於石破天驚,高麗全國人驚懼交加,如同末日將臨,整個朝鮮半島陷入恐懼當中。
強大地游牧民族突厥人尚且短期內滅亡,弱小的高麗又怎能當得起天朝一根小指頭?可是高麗王在李世民的重金利誘下竟然鬼迷心竅的派人來下戰書,不得不說是夜郎自大,自取滅亡。
第二日早朝,金鑾殿上。
“宣高麗使臣覲見——”“宣高麗使臣覲見——”一聲一聲傳遞開去。
不多時,高麗使臣徐徐步入金鑾殿,在文武百官注視下走到大殿中央,跪倒於地,朝皇帝行躬身之禮,朗聲道:“外番卑臣高麗禮部尚書李登輝,叩見天朝聖天子,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登輝一舉一動十分傲慢,但見他年約四十多歲,面容白凈,一雙眼睛較小,單眼皮,身著高麗官服,服飾與天朝大同小異,說起漢語來標準得令人吃驚。
“平身。
”高高在上的楊廣一抬手。
“謝皇上!”李登輝爬起身來。
第339章、帝后之樂1 “使者所來何事?”楊廣問道。
“奉我家大王之命特來下戰書!”李登輝傲然一笑。
“什麼?!”“大膽!”一時間朝堂上就炸開了鍋,有些將軍甚至要過來想扭斷李登輝的脖子。
“都住手!”楊廣說道,頓時大殿了安靜了下來。
“朕猜測,高麗王肯定是得到了李世民的財物和承諾才如此狂妄吧!”楊廣微微一笑。
“可惜了,可惜一國之王就要淪為階下囚了!你回去轉告高麗王,他的腦袋朕要了。
朕就不殺你了,回去洗乾淨了,等朕來取!亂棍打出去!”楊廣一揮手,站殿武士就持木棍一通狠揍,把李登輝打的跟豬頭一樣。
楊廣大怒道:“高麗雖遠在遼東,其實就是商箕子所封之國,自漢晉以來,臣伏中國,皆為郡縣,如今膽敢不臣如此!”裴矩奏道:“高麗所依仗的,就是二十四道屏障,阻著三條大河,是遼水、鴨綠江、壩水,如欲征剿,須得水陸並進方可。
目今沿海一帶城池,聞得傾妃,未能修耷。
陸路猶可,登萊至平壤一路,俱是海道,須用舟輯水軍,若非智勇兼全之人,難克此任。
”楊廣想了一想,便敕旨著靠山王楊林,督造戰船器械,為征高麗做好後勤。
其餘所用將佐,悉聽皇帝隨時調遣,地方官不得阻撓。
奏凱之日,各行升賞。
沿海城池凡是有頹敗損壞,都要重新修築補葺。
吩咐完,裴矩傳旨出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